10月20日上午,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陳海懿副教授受邀到辛亥革命博物院舉辦題為“他者眼中的‘中山’——外報媒體輿論與孫中山逝世研究”的學術講座。
陳教授利用日文和英文報紙資料,從輿論報道的視角,講述外報對孫中山逝世前的政治活動、孫中山病情演變、孫中山逝世影響的認知,通過多語種的史料,研究他者(外國人)眼中的孫中山及“中山”形象的構建過程。
1924年10月,馮玉祥發(fā)動北京政變,并邀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。為謀民國統(tǒng)一與和平,孫中山繞道日本北上。孫中山的日本之行引起了《朝日新聞》等日本媒體的關注。到達北京后,孫中山身體狀況日漸惡化,其病情演變受到外報的嚴密關注,幾乎每天進行報道。孫中山逝世后,外報輿論聚焦對國民黨未來的擔憂、對民國政局走向的判斷、對孫中山本人的評價和政治追悼“中山”。
此次講座,使我院職工對孫中山逝世的史實有了更多了解,深化了對“中山”形象構建過程的認識。陳教授嚴謹翔實、深入淺出的講授,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,大家表示受益匪淺,收獲良多,深受啟發(fā)。
審核:黃春華
責編:段君峰
圖文:董芙蓉
編輯:張蕓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