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黎氏族譜》

發(fā)布時間:2021 年 11 月 01 日 | 文章作者: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(jì)念館 | 瀏覽次數(shù):2806

記述黎元洪家世的《黎氏族譜》。纂修于中華民國三年(1914),“歲在甲寅季月”。線裝,毛邊紙木活字印刷,縱28.8厘米,橫17.4厘米。共計8卷。卷首刊有始修譜敘、創(chuàng)修源流敘、原敘,道光御筆世序公遣悶碑文、族規(guī)等。卷一至卷八記載黎氏一支各派世系。 《黎氏族譜》記述了黎元洪家世的源流。據(jù)卷首的敘文記載,明代洪武(1368-1398)年間,有黎旭、黎旦兩兄弟住在江西豫章(今南昌)碎瓦墩。黎旭偕同黎旦的兒子黎舜臣、舜元遷居湖北黃陂縣。黎旭始居黃陂中和鄉(xiāng),后又遷到黃陂北鄉(xiāng)黎家樓。黎舜臣開始住在黃陂城小西門外大板橋,沒過幾年,又遷到黃陂東鄉(xiāng),后又由東鄉(xiāng)遷到縣北距城180里的黎家河。黎家河與黎家樓相距不遠(yuǎn),從此黎氏這一支就在這里定居下來。黎舜臣的后裔繁衍很快,沒有經(jīng)過幾代,有的又遷居河南商城,有的遷到河南羅山境之東沖;兵燹后復(fù)遷居皖江上下。到民國初年,黎舜臣這一支的后代已散居于黃陂、孝感、商城、羅山及安邑之黎王畈等地,儼成巨族。以前的記載,都說黎的先世是“皖之宿松人”,從《族譜》的記載來看,其先世應(yīng)為江西人。 黎元洪乃舜臣這一支的后裔。由舜臣九傳而至元洪的曾祖世義。世義配李氏,生二子,長國榮(即國堯),次國彥。國榮生二子,長朝相,次朝有。國彥無子,即以朝有過繼為嗣。朝相配陳氏,生三子,長元圣,過繼萬山為嗣,早逝;次即元洪;三子元側(cè)(即元澤)。元洪生于清同治甲子九月十九日辰時(1864年10月19日),和各書記載相同。另由族譜可知黎元洪少年時代生活居住在漢陽。